六后宝典资料大全

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媒体关注 / 正文

孟钟捷:努力构建泛在可选的终身教育体系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笔谈
2024年10月10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提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近年来,随着全民终身学习理念的不断发展、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大国建设的稳步推进,高校正肩负着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引领构建“泛在可选”终身教育体系、营造优良终身学习生态的重要使命。如何进一步提升终身学习的公平性、可及性与服务性,高校应当重点聚焦以下三个核心任务。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保障终身学习的公平性。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资源的开放性,是进一步扩大全民性终身学习机会、满足全社会不同人群终身学习需求的关键路径。为此,高校首先应当科学配置教育资源,适应多元学习需求。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超过60%,步入人口红利加速转向人才红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这对于高校如何结合社会发展需求与学习者个性化需求提供科学精准的教育资源配置方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发展定位、学科特点,基于学习者的发展规律,高校需要制定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拓展多元化的学习路径,确保教育资源在不同学科、专业和课程之间的合理分配,从而保障终身学习的灵活、包容与开放。其次,高校应当深化校企合作,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借助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高校可向社会共享学习资源、学习场所及文化设施,向学习者提供定制化的职业培训、继续教育项目以及学习咨询、学习评估等终身学习服务。再次,高校应当强化平台协同,扩大教育辐射。高校可以借助高校联盟、在线教育资源共享与公共服务平台等,通过联合办学、合作办学、学分互认、跨校选课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辐射范围,从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共建。

  深化教育数字化转型,增强终身学习的可及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终身教育保障。推进教育数字化、充分挖掘数字技术的发展潜能,是赋能学习型社会、实现终身学习“泛在可选”的必由之路,也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强终身教育保障的战略任务。在此过程中,高校应当努力推动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互动式、智能化、便捷性”的智慧型终身学习开放平台,让终身学习资源更为便捷可及。一方面,高校要将数字技术深度融入教学、管理和评价的全过程,借助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资源推荐服务。另一方面,高校要重视开发数字素养系列学习资源,通过提供数字素养培训帮助学习者掌握必要的数字技能,从而弥合由于数字学习方式、资源供给方式变革而产生的“数字鸿沟”,体现教育的公平性与包容性。

  强化教育协同合作,提升终身学习的服务性。教育协同合作能够提升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育机构的终身教育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对促进终身教育公平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首先应当积极拓宽合作网络,加强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城乡社区等多主体的联系并实现“互联互通”,共同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级。这要求高校不仅要建立与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之间的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机制,实现优质学习资源的有效整合,确保终身学习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广泛可及;同时要加强与各级主体部门的协同联动,整合优势资源,盘活资源供给模式,拓展多类型人才的培养路径,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其次,高校应重视并强化社会服务功能,提升高等教育资源的社会效益。要建立与医院、图书馆、博物馆等社会机构的合作交流机制,结合民众生活、民生需求,积极开展公益讲座、研修班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增强终身学习的社会渗透力与影响力。再次,高校应当主动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全球终身教育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不断拓展与世界各地终身教育机构、研究机构的合作关系,通过共同开展终身学习项目与研究,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终身学习项目。依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劳工组织(IL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国际合作平台,持续推广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服务终身学习的方案和模式,提升中国在国际终身教育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面对终身学习的新使命新任务,高校应当积极响应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国家战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升服务终身学习的能力水平,切实满足每一位学习者追求美好生活、终身学习的发展要求,努力构建更为自由、自主且充满活力的终身学习生态,最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泛在可选的终身教育体系。


阅读原文


作者|孟钟捷(六后宝典资料大全党委副书记、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院长

来源|《中国教师报》电子版

编辑|史佳妮

编审|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