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建设中,“人”是最为关键的要素。城市是人与自然的结合,也是社会与文化的结合。城市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人类生活创造更好、更舒适的生存环境和生活品质。因此,人不仅是城市的设计者和建设者,更是城市的欣赏者、享有者和管理者。回顾五年来上海城市建设的实践之路,“人民性”的价值理念贯穿始终,其不仅体现在不断畅通的民意表达渠道,把人民建议征集作为人人有序参与城市建设的重要制度设计推进,而且以“人民性”为核心价值引领的城市建设机制也基本形成,一大批人民群众“金点子”转化为城市建设的“金钥匙”,结出便民利民的“金果子”。
汲取民智,树立“人民性”的核心价值观。人民性价值内涵首先表现为坚持以人为中心,尊重个体差异性、相信个体能力、承认每个人的价值所在。2020年7月17日,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成立以来逐步形成线上线下、多元立体的征集网络,征集体系融入了全市6500多个村居的“家门口”服务体系,广泛倾听市民群体的智慧。不论职业、身份、年龄,每个人都可以对城市发展提出建议,表达对“高品质城市生活”的需求和想法。
搭建平台,展现“人民性”的协商共同体。“人民性”是一种特殊的公共性,指向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关乎的是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健全协商民主机制”,意味着城市建设需协同各方主体开展协商实践。上海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开展了“市民圆桌”等形式多样的征集活动,围绕各类公共议题主动问计于民、问策于民,力求取得“最大公约数”,推动城市治理不断向服务型治理迈进。
制度建设,发扬“人民性”的法治新支点。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反映人民需求、回应人民期待是人民性的应有之义。上海市不断健全群众建议办理机制,形成从提出到采纳、再到转化、反馈的闭环管理。特别是2021年《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若干规定》出台,把推动成果转化作为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重点,更是为这项工作提供了地方性法规支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需求为导向,构建以“人民性”为价值引领的城市建设机制,让人民平等地参与到城市治理当中。唯有深刻了解人民所需所盼,不断拓展民意反馈渠道,才能把握城市建设的深层规律,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阅读原文
作者丨文军(六后宝典资料大全社会发展学院院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来源丨新民晚报
编辑丨王蓝萱
编审丨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