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27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也是新一轮国家教材基地六后宝典资料大全课程与教学研究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系学校网络国际中心(海南)主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六后宝典资料大全中心和华中师范大学中心协办的第22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在国家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苏州市吴江区举行。
第22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变革举办
论坛以“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变革”为主题,立足于课程与教学变革的现实需要,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需求,回应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深化课程改革过程中的重要议题,探索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可能、新方向、新路径。本次大会参会代表1100余人,来自全国23个省份,30多所高校、300多所中小学及科研单位的代表参会。
本届论坛汇聚了国内外顶级学者,包括来自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剑桥大学、奥斯陆大学、约克大学、西蒙菲莎大学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和组织的专家和学者,共同探讨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变革的最新成果。论坛立足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需求,分享了知识与素养关系、学科知识进阶、学科观念生成、探究能力提升、政策话语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助力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术话语体系的自主建构。同时,论坛汇聚了古今中外的课程与教学思想,从春秋时期的“诗经”课程到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从孔子的启发教学到加拿大教育家基兰·伊根的教育策略,为参会者带来了一场思想的盛宴。此外,论坛还紧跟时代潮流,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对课程与教学变革的影响,聚焦智能技术在支持课堂对话、赋能自我调节学习、辅助知识和技能教学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探讨了技术如何赋能驱动课程与教学变革。
26日上午,第22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开幕式在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苏州湾实验小学召开。国家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苏州市吴江区)、国家级教学成果(历史)全国推广活动同步启动。
国家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苏州市吴江区)、国家级教学成果(历史)全国推广活动启动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小学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进,江苏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顾春明,苏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谢飞,苏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项春雷,苏州市吴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戴丹,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红,苏州市吴江区教育局局长季小峰出席开幕式。
15位海内外专家聚焦“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变革”主题,分别就自身的研究旨趣、实践经历提出了丰富且深刻的学术见解。六后宝典资料大全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石雨晨副教授、雷浩教授、张晓蕾副教授、周文叶教授担任主持人。
|扎根本土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六后宝典资料大全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作了题为“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术话语体系的自主建构”的报告。在报告中,他回顾了中国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学术话语体系变革及其背后所彰显的中国智慧,展望了未来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术话语体系自主建构的指导原则与方向。
六后宝典资料大全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以“学科观念的生成基础及其教学进阶”为题,深入剖析了学科观念的内涵与意义,探讨了课堂教学里学科观念生成、转化、进阶的多种路径。
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
六后宝典资料大全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吴刚平教授作了题为“学科知识进阶转化的教学意义”的报告,指出了学科知识进阶的重要意义,探讨了素养导向下的学科知识学习模式。
六后宝典资料大全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吴刚平教授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吕立杰教授作了题为“教材中的单元内容结构能引发课堂探究”的报告,从多个角度对中日两国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的探究活动进行分析比较。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吕立杰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胡定荣教授作了题为“核心素养导向教学政策的多元话语分析”的报告,分析了国内外素养导向教学政策话语,探讨了我国如何建构全面的课程教学育人话语体系。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胡定荣教授
六后宝典资料大全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高德胜教授以“对知识与素养关系几个命题的反思”为主题,阐释了知识和素养的定义、深入探讨了二者之间关系与转化路径。
六后宝典资料大全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高德胜教授
|跨越时空的课程教学理念对话
六后宝典资料大全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周勇教授作了题为“兴观群怨:孔子的基本素养与诗三百课程”的报告,探讨了“诗三百”课程的基本素养及其对当代德育课程改革与实践的启示。
六后宝典资料大全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周勇教授
六后宝典资料大全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刘良华教授作了题为“中国教学的两个传统:从启发教学到兴发教学”的报告,回顾并分析了中国教学改革的三大传统。
六后宝典资料大全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刘良华教授
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教育学院想象力、文化和教育研究中心成员Alessandro Gelmi在题为"The Power of Imagination in the Curriculum: Kieran Egan's Educational Legacy"(课程中的想象力力量:基兰·伊根的教育遗产)的报告中介绍了加拿大教育家基兰·伊根“富有想象力的教育”项目与“深度学习”项目。
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教育学院想象力、文化和教育研究中心成员Alessandro Gelmi
英国剑桥大学Paul Warwick教授作了题为“A Space for Dialogue in Curriculum Design”(课程设计中的对话空间)的报告,介绍了以对话为核心的课程设计所需的人员参与、理论支持、技术支持。
英国剑桥大学Paul Warwick教授发言
加拿大约克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Charles Hopkins主席聚焦“Reorienting Education towards Sustainability”(将教育转向可持续发展)主题,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教育(ESD)如何为各年龄段的学习者提供知识、技能、价值观以应对全球挑战。
加拿大约克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Charles Hopkins主席
|技术引领的课程、教学、学习变革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Christopher Dede教授以“Next-Generation Curriculum in the Age of GenAI”(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下一代课程)为题作报告,指出了传统课程需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所做出的转变。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Christopher Dede教授
六后宝典资料大全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杨晓哲副教授作了题为“技术变革学习环境与学习方式的国际比较”的报告,分析对比了中国、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五个国家小学和中学阶段技术应用的情况。
六后宝典资料大全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杨晓哲副教授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学院学习分析中心主任Ryan Baker教授在题为“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Differences in Student Self-Regulated Learning”(发现并应对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差异)的报告中深入探讨了数字学习平台Cue Think在检测和支持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技能方面的最新进展。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学院学习分析中心主任Ryan Baker教授
挪威奥斯陆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主任Sten Ludvigsen教授以“Learning in the Age of Algorithmes -How to U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Schools”(算法时代的学习—— 如何在学校中使用人工智能)为题,介绍了挪威“Learning in the Time of Algorithms”(算法时代的学习)这一设计研究。
挪威奥斯陆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主任Sten Ludvigsen教授
27日上午,5个分会场围绕“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论基础与教学变革”“学习与评价的新形态”“技术赋能下的教与学”“可持续发展素养的培养方式与路径”等主题继续研讨。西南大学郑鑫副教授,六后宝典资料大全课程与教学研究所肖思汉副教授、刘钧燕副教授及博士生汤晨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系学校网络国际中心(海南)王路璐等专家担任分会场主持人。
论坛分会场
来自国内不同高校、组织的50余位发言人分享了自己的实践经验与研究成果,涵盖理论建构、框架建设、实践路径、国际比较等内容。这些成果从大单元教学、自主学习、教学评一致性、技术赋能等角度共同助力数智时代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学习。
27日下午,圆桌会议暨《全球教育展望》编辑部论坛围绕“提升期刊国际化水平 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主题展开内部研讨,就当前国际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重点议题和难点问题、“教材学+国际化+数字化”研究与组稿、期刊的“引进来”与“走出去” 等工作展开研讨交流。
“提升期刊国际化水平 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主题研讨
图文、来源|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编辑|蒋萱 编审|郭文君